
之前在提到書展活動時,我就有說到大女兒是張友漁老師的書迷,只是我猜很多孩子跟爸媽,或許還不太知道張友漁老師以及她的作品,
最早,大女兒從《我的同學是一隻熊》這本書入了坑,因為老師那溫暖而樸實的筆觸所吸引,而後,開始閱讀老師這些年來的眾多作品
老師的作品題材多元,涵蓋親情、成長、歷史、文化與環境等議題,無論是學齡兒童、青少年,甚至是大人,都能從他的故事中找到共鳴。
所以這次說說我蒐集,親子天下跟四也所出版,九本由張友漁老師創作的作品,希望讓孩子們從老師的文字中,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
———
1. 《#我的同學是一隻熊》1、2
偏鄉小學的三年級班上突然來了一隻台灣黑熊,熊會說話,而且他想上學!?
從全校的小朋友到全村的大人都愛這隻熊,他們都很努力保護他不被村外的人發現。
開心地過完一輩子忘不了的一學期,暑假的一個大颱風,村子被毀了,他們與熊失去了聯繫
書中的幽默情節讓人忍俊不禁,情節的轉折又讓人揪心,讓人讀完後情緒久久迴盪著
最近,最新的第二集也出版了,喜歡第一集的孩子可不能錯過!
2. 《#悶蛋小鎮》
這是關於一個「超級無聊」小鎮的故事,直到一個不尋常的事件打破沉悶,讓小鎮變得熱鬧起來。
人生第一次離開城市、人生第一次騎腳踏車長征、人生第一次戀愛告白、人生第一次圍剿匪徒、人生第一次上電視,
張友漁老師透過這個故事,帶領孩子思考「日常中的不平凡」,鼓勵他們用不同的視角看待生活。
3. 《#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》
這是一趟公路冒險故事,一個別人眼中的叛逆高中生,加上一個循規蹈矩的房仲業務員,兩人騎上單車去旅行,卻在蘇花公路上遇見遭遇相似的彼此。
本書不僅描寫台灣的美麗風景,也講述了人生的自省,就像蘇花公路那迭宕起伏的山路,重點不是現在處於上坡或下坡,而是在不斷上上下下的過程中,學會面對真實的自我。
4. 《#我的爸爸是流氓》
全國學校教師指定必讀書單之一,講述了一個充滿衝突與愛的親子故事。
一個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,因為爸爸的「流氓」身份而感到困擾,一邊期待著爸爸會變好,卻又不斷的失望落空。日子就在矛盾與掙扎中度過。
看似有點沉重的故事設定,但是張友漁老師用著平淡卻貼近日常、溫暖的筆觸,讓讀者能產生深深的共鳴,非常推薦這本
5. 《#再見吧橄欖樹》
這是一個關於山野、孩子、橄欖樹和狗的故事。
半山腰上的農家生活,十幾戶人家猶如一個小社會的縮影,各有各的仇恨與鴻溝等待化解與跨越。
大人間的紛爭,也讓孩子之間也出現曖昧的溝,有時遇到了,要打招呼又不打招呼、有點想笑又不太敢笑,雖然都有做不完的農事,卻也有屬於他們的快樂、悲傷、友情、義氣,以及等待解決的難題。
故事透過一棵老橄欖樹的視角,講述了孩子的成長,講述了這個土地上的人與生活
是張友漁老師作品之中,大女兒的前三名愛書
6. 《#小頭目優瑪》1-5全
這是一部以原住民文化為背景的奇幻故事作品,張友漁老師創造了一個擁有原住民敬天、愛物、仁民、與自然和諧共處精神的卡嘟里部落。
從原住民文化所發想的故事中,精靈、怪獸、巫術一個都沒少,但是內容不是浮誇而喧鬧的風格,而是藉由精彩的故事旅程,帶出更多文化傳承精神,也帶給孩子更多正義、勇氣與想像力。
7. 《#西貢小子》
爸爸是台灣人,媽媽是越南人,大家叫他「西貢小子」,從小在越南長大,七歲後才到台灣讀書,開始面對新住民家庭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點滴。
故事比較特別的是分由媽媽和孩子的角度來書寫,藉由兩人交互穿插的心境,講述新住民在文化上、生活上所面臨的各種掙扎。
不過做為成長小說的形式,最終帶領孩子讀者們所領略的,是尊重與認同,是「自我認同」的成長
8. 《#砲來了,金門快跑!》
我這次加入了四也出版的另外兩本張友漁老師的作品,第一本帶著孩子走到了金門
從兩名少年發現一個破舊的鏽鐵盒開始,故事帶領讀者從故人的日記中,回到民國四十七年的金門,823砲戰時的苦難與生離死別
以兩個時代角度穿插來講述的故事,不只融合了驚險與幽默,也讓孩子了解那段台灣歷史、了解金門的故事。
9. 《#蘭嶼、飛魚、巨人和故事》
另一本帶著孩子走到了蘭嶼
這次則是一趟充滿神話與文化色彩的奇幻旅程,帶領讀者進入蘭嶼的飛魚祭與達悟族的傳說故事。
暑假剛開始時,從太平洋飄來一個神祕的木箱,沒想到裡面躲了一個頂著早年達悟族人的鍋蓋髮型、半透明的阿尼杜(Anito,最常被稱為惡靈),而他留在村子裡的目的,居然是為了要聽完「一個巨人捧著黑翅膀飛魚來交換故事」的故事。
雖然島上的大家聽過許多巨人的故事,就是沒有一個是「巨人用魚換故事」的,怎麼辦呢?有人說,達悟人的生活除了大海、飛魚就是故事,每個達悟人的腦袋裡都裝著一百個以上的故事。所以,阿尼杜會找到他的故事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