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國二學姊來分享經驗
#科目準備篇

上次寫時間安排的時候,就有人留言問我說:「那妳各科是怎麼準備的?」
所以這篇就來講講我國一一年下來,各科複習和讀書的一些小心得。
因為我目前沒有補習,所以很多東西就是邊上課邊摸索,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這些都是我自己實際用過,覺得有用的方式~每個人情況不同,但希望裡面有一些點對你來說也能派上用場!
✏️ 國文
國文的字音字形超常考,而且很多字長得很像、唸法又容易搞錯。
我平常寫題目時,會一邊唸出來確認自己會唸,不會的就在筆記上記起來。
然後是文言文,我自己是覺得國一的文言文內容沒有一下子就增加很多,所以跟著學校教進度的還好。
不過建議從小學開始可以看一些有趣點、講古文的童書,像是講論語還是講世說新語的,先看一點會有幫助。
之後我應該還會去買文言文的閱讀測驗來練習。
📐 數學
數學就是:每天練習,一定要寫題目!
我自己規定每天至少寫15~30分鐘的數學題,就算沒有考試也一樣。
遇到難題或沒看過的題型,我不會寫完就算了,而是剪下來(或抄下來)貼在錯題本,然後考前再回顧一遍。
這樣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啦~(X)
🔤 英文
英文最常是搞混文法,所以我會把常搞混的地方整理成筆記。
每次學校小考錯的題目,我也會整理起來,再自己加註說明,這樣複習起來很快。
然後找時間看一些英文課外書、有機會的時候逼自己多開口。
🐝 自然(國一的時候就是生物)
生物很多要背的東西,但是要記得最重要的是觀念要清楚,不要死背。
現在段考的題目都越來越長,看起來像閱讀測驗一樣,
所以我在寫評量的時候會自己計時,訓練閱讀速度跟思考的時間,
這樣考試時才不會寫到一半就來不及。
🏞️ 地理
地理的記憶點真的好多,什麼溪流、水庫、重要公路、鐵路分布都要記。
我會把這些資訊用畫圖、貼地圖的方式整理(有時用色筆標註),這樣比純背書好記多了~
而且老師上課補充的內容真的要抄,因為常常會默默的出現在考卷裡!
📜 歷史
歷史其實不用死記年份,因為考卷比較常考「先後順序」。
我會用時間軸的方式整理,把事件依照發生順序畫成一條線,然後加上簡短說明。
這樣看久了順序就有印象了~
⚖️ 公民
看起來簡單的公民其實很燒腦,因為名詞多又長得很像。
像是「性別刻板印象」、「性別偏見」、「性別歧視」這些,
乍看之下都差不多,但定義跟舉例差很多!我會做成表格:
左邊寫「名詞」,中間寫「定義」,右邊寫「舉例」,
三欄對照看超清楚!
/
這篇就分享到這裡啦~
老實說,剛進國中的時候我也覺得蠻混亂的,每科都好多東西要記,要練習,常常覺得讀不完😵💫
但我後來去找適合我的讀書方法,也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。
有些方法對我有用,不代表對每個人都一樣,不過如果你還在找方向的話,也許可以先參考看看,再調整成自己的版本~
畢竟讀書,最後都是靠自己✌️